010-82423303 15611193214
可持续景观设计践行者

日常自然 海绵地标

池州护城河遗址公园


2019/09/06 市政文旅

1.jpg

池州是第一批海绵试点城市之一,有着水资源丰富,作为沿江中小城市,由于城市化造成的城市病如内涝、积水、开发饱和等问题突显。2015年池州将中心城区18.5平方公里的范围划为示范区,启动了117个海绵城市建设工程,其中公园类的改造项目仅有8个,池州护城河遗址公园是其中之一。

在项目更新改造中,综合运用海绵城市、黑臭河道治理的方法,将一个“城市飞地”改造为日常自然的人工湿地公园,将原本的黑臭水体,改造成为水质常年稳定在IV类水的亲水开放空间。在市中心黑臭水体治理这个议题上,做出了一个示范性的尝试。

 

本项目西临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旁,南临秋浦西路,东临部队大院,北侧为新华书店的宿舍区,红线内面积约3.5公顷,外围客水4.7公顷,处于该片区的高程低点。项目所在区域属于高密度开发老城区,为合流制片区,项目区内水体原为废弃护城河所遗留的水塘,却也是池州十条黑臭水体之一,周边大量散排污水汇入,环境恶劣,同时北侧小区常年存在积水问题。

2.jpg

整个场地被医院的围栏、宿舍、违建等死死包围;水塘与市政标高的巨大高差;形成了基地难以接近的最初印象。虽身处闹市,但其实是人们认识中的一块“飞地”。我们开始思考能否将这个不大的场地转变成一个日常的自然——不用费力到达,可以每日接近并且使用的亲水开放空间,把一个消极空间活化成一个积极的、有参与感的空间;第二,怎样去改善水质,营造一个海绵的人工湿地,解决片区的雨洪管理问题。

 

a.jpg

▲总平面图

 

公园的主入口位于南侧秋浦西路上,由于入口东侧单位不能搬迁的限制,使得公园主入口的尺度有限。在有限的尺度下,尽量去创造一个“空”的广场,让遗址公园敞开怀抱,拥抱市民来探索这块改造后的城中飞地。点植大树界定了公园与城市的界限,LOGO景墙和零星座椅分置两侧,紧随入口的台阶跌水上跳动的水花,沿着台阶向下探寻,就到达漂浮广场。

4.jpg

站在漂浮广场上远望:一个环形的、漂浮于水面之上的步道贯穿了整个水岸。由于水体和城市的高差,大部分的空间凹陷于城市四周,场地上保留的水杉与新栽种的植物一起,形成了绿色的屏障界面,将整体的水面空间与外界暂时剥离。步道在岸边、在水中、在植物丛中穿梭,步移景异。晚饭后于公园里散步,身旁是清风蛙鸣,抬眼是这座城市的点点星光,置身于这样哪怕是短暂的日常自然里,也能得到身心的放松和舒缓的确幸。

 

公园东侧空间狭窄,解决高差的景观台地还承担了道路雨水初步净化的功能,台地内的土壤根据池州的水质情况设计了特定的基质。改造前东侧多是违建,违建拆除后,结合台地设置了公园的次入口,增加公园的可达性。结合台地,还有一些可以静坐、发呆的隐秘空间在等待探索和发掘。

8.jpg

 

北侧连接新华书店宿舍的入口进行了保留,方便居民进入。入口进来正对出挑的平台,站在这里回望,如同坐在自家的后花园一般。这片与新华宿舍衔接的小小空间,在改造前有一些居民的菜地。改造中,尊重他们的使用习惯,将空间保留,希望他们能够继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使用这个地方。

9.jpg

 

西侧现存医院与水体之间的垂直驳岸,像一道垂直的裂痕中断了绿色基底的延续。为了形成亲水的环线,用挺水植物和绿岛形成公园中在西侧的绿色连接。 而亲水步道独立于驳岸之外,蜿蜒于植物中,和间歇停留的平台、简约的白色廊架一起创造出人工湿地的生态诗意。曲折的漫步道让人放慢脚步,两侧的植物高低变化,带来不同的视线观感;白色通廊在白天给人光影的变化,夜晚也是水岸上点睛的焦点。偶尔有人在水上平台钓鱼,也能有一些日常的捕获。

 

项目的整体水环境改造,从全汇水区范围进行考虑,充分发挥绿色空间优势,统筹优化黑臭治理和海绵建设。采用“源头+中途+末端”的管控方式,统筹地上与地下空间,更多利用绿色措施,适当辅助黑色措施解决问题,最终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85%目标,污染负荷削减率达84%以上(以CODcr计)。

14.jpg

▲LID分析

1)针对外围合流制溢流污染,通过截污工程、合流制溢流调蓄池建设最终实现小区旱季污水直排;

2)采取雨水花园、生物滞留带带等措施控制公园及外围地表客水径流;

3)构建生态驳岸及水生态系统,与业主一起在建设期对水体内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配比;建设净化湿地形成湖体自净内循环系统,保障湖体水质长期达到四类水要求;

4)建设泄水通道、盖板沟等排水设施将周边雨水接入湖体进行调蓄可实现周边30年一遇暴雨防涝要求也解决了北部小区内涝问题。

 

15.jpg

 

公园改造更新后,成为日常易于到达的滨水活动空间,有效带动老城区的区域活力和提升环境,并为市区的生态教育工作提供场地。黑臭水体到稳定Ⅳ类水标准。通过恢复湖体生境,提高植物群落和动物多样性,该湖体已成为野鸭、白鹭等野生鸟类栖息地的重要场所。将黑臭水体改造为日常自然的人工湿地公园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。相比于需要驾车前往的郊区的湿地公园,每天饭后可达的日常自然更为珍贵。

 

项目名称:池州护城河遗址公园
项目地址:安徽池州
项目规模:3.5公顷
设计时间:2016
建成时间:2018
业主单位:池州重点项目办公室
景观设计:UP+S阿普贝思联合设计机构
摄  影:焦冬子
注:文章所有图片拍摄于池州护城河遗址公园,图片版权均归阿普贝思所有,未经书面许可,任何人不得使用。


留言 已有 0 留言

×
请填写验证码